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词语百科知识点-一切行苦讲解

来源:学大教育     时间:2015-12-30 16:58:05


我们课余时间,可以多了解一些课外的知识,这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,而且对我们课余知识的积累很有帮助。下面就是小编带给大家的词语百科知识点-一切行苦讲解。

一切行苦(巴sabbe san%kha^ra^ dukkha^) 又作一切皆苦、诸行皆苦、一切诸行苦。‘行’(梵sam%ska^ra,巴san%kha^ra^),与诸行无常中的‘行’意义相同,是共作之意,指现象世界而言。现象界都是在相依互存,彼此关涉的条件下兴衰生灭,故名之为‘行’。

解释

‘一切行苦即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等等一切现象法都是苦。即原始经典所提到的,由于无常,现象法才是苦的。

‘诸行无常’、‘诸法无我’的命题,被认为是不能否定的真理,但人们对‘一切行苦’的命题却觉得不能无条件的接受,因为在现象界不但有苦,也有乐与不苦不乐,这是眼前的事实。而且苦乐是属于感情的,虽然面对同样的事物、环境,而由于因人因时之异,个人主观的感受也常有不同。所以不能说现象界一切皆苦。那为什么佛教要说‘一切行苦’的命题是客观的真理呢?

苦可分苦苦、坏苦、行苦三种苦。其中苦苦是肉体上受到打、割、拧、热、冷等各种感觉的苦。凡有痛感神经的人或动物,都可感受到这种客观的苦。这类苦,并不是经常感受得到,因此不可说一切行苦。其次,坏苦,是感受到破坏损失的苦。即贫乏、老衰、失望气馁时,所遭受到的精神上的苦,可说是感受到事物衰亡的苦。但世界上不是只有衰亡,也有兴盛与繁荣;有逆境之苦,也有顺境之乐。所以世间不是只有坏苦而已,在这种情形下也不能说一切行苦。其次是行苦,即相当于一切行苦。是指现象界的苦。现象界不限于苦,但依据佛教的见解,三界六道轮回转生的迷惑的生活,总而言 [P28-b] 之,是苦的。惟有脱离迷惑、轮回,达到涅盘的状态才是真乐。在此意义上,只能对迷的凡夫说现象是苦,对悟的圣者来说,现象并不苦。因此所谓‘一切行苦’,是对迷界的凡夫所说的。在四谛中‘苦谛’的说明里,曾列出八苦,其中最后的‘五取蕴是苦’,与这里所说的相同。

佛教理论

佛教说一切现象皆苦,在四谛说里也将苦谛置于第一位,而逆观十二缘起时,也是以老死的苦开始的,它极力强调苦。因此,西洋的学者就责难佛教是以厌世主义(悲观论)为基准的宗教。但他们只见到佛教的一部份,却忽视了佛教的理想,是在于涅盘寂静的真实之乐。

本来,宗教的目标是使人脱离现实的苦恼,以达到无苦安稳的理想境地。在此意义上,宗教的出发点是以正确地见到不完美的现实世界为开始。佛教是见到现实的苦、无常、不净、凡愚等等而产生了宗教心,而基督教则以罪恶观为出发点。人如果满足于现实,对现实的苦恼没有什么不满,那就不会去追求宗教或理想。而有崇高理想意识的人,认为现实充满了苦,是不完美的,于是想脱离现实的不完美,走向理想,因此才产生了宗教意识与修行。由此可知,‘一切行苦’是佛教的出发点,同时,此一命题也显示出佛教的宗教性。

以上就是小编带给大家的词语百科知识点-一切行苦讲解,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,也希望大家多关注学大教育网!祝大家生活愉快!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10-5688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